近日,市委书记李军杰赴黄梅、武穴、浠水、麻城等县市,调研民生供应链建设工作,指出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供应链网络服务平台,建强供销农资、特色农产品、日用消费品、再生资源等供应链平台,打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堵点,以现代化物流体系、市场体系、产业体系为城乡赋能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国通、黄商、宇阔等物流园18个,各县市区物流配送中心全面开工,建成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183个、村级物流服务网点3610个,建点率达100%。
A 整合资源,物流管理更集中
农村寄递物流站点是农产品出村进城、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,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、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《方案》明确,要着力补齐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短板,在全省率先建成双向畅通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。这一举措,将有利于打通物流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全覆盖。
按照“一县一中心”、建强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、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全覆盖的要求,各县市迅速拉开物流站场建设的序幕。
7月25日,红安县占地103亩的县级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开工建设。中心具有智能分拣、统仓共配等特点,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并投入试运营。建成运营后,全县所有快递企业将入驻共配中心,并在此完成11个乡镇和82个重点村的分拣。
“我们按照县中心——重点村(含乡镇)——一般村的复合组网模式,着力构建‘开放惠民、集约共享、安全高效、双向畅通’的县乡村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。”在全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,红安介绍了该县村级网点分类管理模式,得到了参会人员的肯定。
在黄梅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现场,工人师傅们正在调试分拣设备。
黄梅县智慧物流产业园于2月开工建设,占地面积100亩,总投资1.76亿元,是黄梅建设大宗物资物流体系和区域性大市场的重要项目。
“物流园分三大板块,目前分拣中心双层自动化分拣设备的硬件设备已经调试完成,软件设备正在测试,预计10月30日全部完成交付使用。云仓和冷链仓库月底之前也可以交付使用。”黄梅县广浔物流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杜雄介绍,“整个物流园建设完成后,所有的快递公司会整合到一起。针对小型物流企业,统一调配,有效降低物流成本。”
一辆辆快递车停在团风县丰树物流园前,快递员进进出出地将快递从车上送到物流园内。
作为团风农产品物流大通道的县级集配中心,丰树物流园承担着全县快递物流中转集配功能。
“为加快农村物流建设,县政府出资租用了丰树物流园的仓库,共8500平方米,无偿给入园的快递公司经营,并投资137.8万元对场地进行装修和安装监控设备。”团风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,目前整合中通、申通、极兔、韵达、京东5家快递物流公司成立了团风县派卓物流供应链公司,5家快递公司已完成搬迁并投入运营。全县9个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示范站点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,184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已全部建成。
B 网点下沉到村,拉近服务距离
对王美芝而言,现在拿快递方便多了,不用像过去一样跑几个点。“无论是什么快递,在这里都可以拿到。”
王美芝是罗田县骆驼坳镇居民。镇上的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,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前来取快递的居民,而服务站也会根据快递的具体收货地址将其进行分类,然后下放到村。
“以前快递是不进村的,像三岗村这种偏远村的村民取快递,差不多要走20公里。现在每天都会将收进的快递按村进行分拣,定时送到每个村级服务点。”骆驼坳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叶明介绍,该服务站点每天约有1600件进件,400件出件,进件以生活用品为主,出件则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。
作为农村物流的主力军,邮政公司在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站点都设置了统一的门头标识,配备了专用货架和电子设备。
在骆驼坳镇燕窝湾村,村级的农村物流服务点设在了一家小卖部内。深绿色的门头让其独树一帜,有别于其他的小卖部,也让村民了解其作用。
“每天下午2点,镇里的物流车会把咱们村的快递送过来,再把村民们要寄的农产品运出去,我们这儿平均每天能收发100多件。”网点负责人黄得齐介绍。“来来往往的,特别热闹,也给小卖部带来了不少人气。”
家门口寄件、家门口取件,群众享受到了农村物流建设带来的红利。
红安县永佳河镇叶河村是红安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的重点村,辐射周边3个村的2万余人,平常收发快递的数量不少。
叶河村寄递物流网点的工作人员王平深有感触:“以前我们寄件收件,得开车30分钟到镇区,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收件寄件。”
联系人:李先生 | 电 话:0519-88057158 |
手 机:18861261681 | 大宗货物联系:18861261681 |
传 真:0519-82059159 | 地址:常州市钟楼区龙江路6号城西物流市场 |
友情链接:常州货运公司